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与最大的宗教之间的关系应该正常化

--"利玛窦进北京"在四百年后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何光沪 教授

(原载于信仰社2001年10月13日专题)

十月十四日至十七日将在北京举行纪念利玛窦晋京四百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四百年前踏上中国土地的耶稣会伟大传教士利玛窦将基督信仰和西方的科学技术介绍给了中国知识分子,并赢得了明万历皇帝及王宫贵族们的赏识。许多国际知名的利玛窦学者应邀参加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研究院主持的这次学术会议。为此,本社专门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信仰问题专家何光沪教授为我们撰写了一篇文章,阐述了利玛窦精神在四百年后的今天的现实意义。文章的题目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与最大的宗教之间的关系应该正常化--"利玛窦进北京"在四百年后的意义》。

今年是"利玛窦进北京"四百周年,世界各地当然有不同的纪念活动。据我所知,仅在今年10月,中国学术界就有两个纪念性的学术会议,将由香港城市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宗教研究中心分别举行。那么,这个只活了58岁的中世纪末期的传教士,以及他到达一个古老帝国的京城之后的活动,对于四百年后的我们,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利玛窦这个名字,在中国已经成了一个象征。如果说马可·波罗象征着一些古老的传闻,那么利玛窦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杰出学者、勤奋的科学家和虔诚的传教士,不但象征着西方科学技术向中国的第一次传播,基督宗教在中国尤其是汉族知识分子中的第一次扎根,中西文化在精神深度上的第一次交流,而且还象征着一种在坚持自身信仰的同时,努力学习中国古典、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真诚帮助中国社会的互为"良师益友"的态度。其次,这位"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的开创者,并不只代表着一个人,而是代表着中国与西方交流这一历史大进程中的一大批人。这位被中国学者尊称为"利子"的数学家、自然科学家、宗教哲学家并不只影响了一个时代,而是影响了四百年,必定还会影响未来。事实上,他对中国的意义,远胜过他对西方的意义。

历史人物对现在和未来的影响,是有利还是不利,决定于我们如何看待历史教训。把利玛窦同他的活动所引发的"中国礼仪之争"(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之产生和解决过程联系起来思考,可以得出对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有益的教训。

"中国礼仪之争"的起因,在罗马方面是追求宗教的或"意识形态"的绝对纯洁,在清廷方面是要保持政治或意识形态对社会文化或民众习俗的全面控制,结果是对双方均造成了历史性的损失:从罗马的角度看是传教的中断,从中国的角度看,是开放的中断必然导致现代化的中断,最后是清朝的灭亡和社会的长期落后。

而这场延续三百年的争论在1939年的解决,在罗马方面是由于把视野从"宗教"扩大到"文化",适应了宽容其他文化的新时代潮流;而在中国方面,则是由于民国政府也适应新时代的政教分离原则,法定了宗教信仰自由,并且不干预社会习俗的改变。解决的结果是"双赢"甚至"三赢":天主教的顺利发展,中国"移风易俗"的自然进行,中国与西方的友好关系对全世界的正面作用。

历史事实表明,在把礼仪问题看成文化问题之后,在把政治问题看成社会问题之后,即是说当人们转换一下看问题的角度之后,看似死结的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在当今文化宽容已成举世共识,国际主义或世界主义渐成世界潮流的形势下,意识形态的争执已经过时,民族主义的狂热必致祸害。在这个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各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正日益扩大,丰富多元的社会生活更不可能用政治来划一。所以,在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与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间,不但应加强精神层面上的相互理解,而且二者的领导不应该长期隔绝,相反,二者应该也可以通过观念的转换(从政治角度转向社会文化角度)来实现关系的正常化。

中国与西方的正式通使,始于利玛窦和其他传教士们和平促成的清初"中梵关系"。如今,在中国与西方国家普遍建立外交关系多年之后,中国与作为西方传统之代表的罗马教廷之间,若能解决关系正常化问题,必能有利于双方,有利于人类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