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中)

郭冠英 2001-07-08/联合报/37版/联合副刊】

 

杨宇霆

我又问,齐在回忆中说他见杨后,就听日本友人密报他说,张学良要杀杨宇霆。齐在汉城函告杨爱将于珍劝杨当心,于未转信,后杨果然被杀。张先生一听大呼胡说八道(不出我料)。他说杀杨是临时起意,日人何知?乃又说起因是为中东铁路督办之事,杨要叫常荫槐干,取代吕荣寰。张说常那么行?又是黑龙江省长,交通处长,又是铁路督办,就他一个人行?东北没人啦?乃不肯同意。当晚待杨、常回去吃饭后再来帅府时,乃命将此两人在老虎厅枪杀。张说都是常在后出的主意,常最坏。

但张学良说日人不知也不一定对,因为张也提到杨未经他同意向捷克订购了三万支枪的事,认为杨有异心。加上其它三、四件事,如大帅死杨先知;张想把军权交杨,但待杨视察三、四军团后回奉,拒绝,说你那批部下把你当圣人看,我带不了。张暗忖,原来你去看部队是看带得了就带,是去观察的,你安什么心?乃又对杨起疑,加上杨桀骜不驯,目无少主。张向秘书长王树翰说不满,王劝他好汉打落门牙和血吞,张说,岂止门牙,连大牙都被打掉了,他要放炮(即杀人),王说千万不可。张又有与太太丢银元卜卦之事。故杀杨之意为王树翰等人泄漏出去,为日人知,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杀杨、常,迫签铁路督办事是导火线,但前因早存在,东北上层已有不祥之感矣。

杨、常之死,许多人皆说是张学良为郭松龄报仇,东北老将戢翼翘(逝于台中,中研院有其口述史。)就说:「从前杨邻葛怕老将父子感情破裂,怕过事株连,劝老将把郭松龄就地枪决,这是好意。可是郭的旧部不这样想,他们认为郭是一心要拥护汉卿(张号)的,而杨邻葛害死了郭,他们打击杨是替郭报仇,也是替自己洗刷。他们在汉卿左右说多了,汉卿又是个轻举妄动的人,于是上台后的第一件轻举妄动便发生了。」

其实张说杀杨是郭变给他的教训,不愿再重蹈覆辙,先下手为强。

郭松龄事件影响很深,齐世英说:「以后张死日本之手,奉系没落、东北知识分子排日以及日本借口发动九一八,都与此有关。」还有,它也影响到西安事变。

讥枪粪

一九三五年,张学良请齐世英到汉口一晤,一开口,张就说:「郭松龄倒戈那次你要不是跑得快,早成枪粪了(枪下粪土)。」齐一听不悦,也反唇相稽说:「那次若没有日本人相助,你们父子也成枪粪了。」齐还拿三民主义教训了张学良一顿,双方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东北老立委田雨时说:「在武汉时,曾亲聆汉卿先生宛似讲故事,说过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我现在是亡省破家,领着从东北带出来的这点武力,忠心赤胆,保卫国家。政府就像咱东北大粮户(按即四川所谓「绅粮」),我是持枪护勇,也是守夜更夫;家主叔伯之间,这房那房,常闹家务,对于我这忠仆,还存疑忌,如防家贼,有时竟要整你,利用历史恩怨,家乡人中制造矛盾,力量对消,长此如何能有复土还乡的希望?』言外流露极度伤心与灰退;未久即调西北,而西安之变!」

西安事变前,蒋介石日记中也记载着:「某日,齐世英陪同郭松龄胞弟大鸣来见,语多攻击汉卿,迹近挑拨,颇震怒。面斥彼等之非,不识大体。汉卿效忠党国,不容他人侮蔑。」

梁肃戎则说:「『九一八』以后,张汉卿先生时任豫鄂皖三省剿匪副司令,驻节汉口时,电邀齐先生前往汉口晤谈。当时中央极希望二人尽弃前嫌,携手合作,共谋解决东北问题。但此一晤谈,不甚坦诚融洽,以致二人未能对『九一八』以后东北的大计方针,得出结论。铁老在忆及此往事,常感慨系之,检讨过去,自认有未周之处。假若当时政治智能纯熟,开诚畅谈,互相容忍,也许能有另一个局面。

而后来发生了西安事变,最高当局却认为齐先生未曾做好与张汉卿先生之工作,应负部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