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儿”
是不是
总 得 矫 情

法律思想家网站Banner

2001年12月16日

发现一个看上去不错(因为刚看)的法学站点:法律思想网(http://law-thinker.com) 然后发现站点上面的那个固定不变的banner,如上图。

蓝蓝的天,青青的山,就差遍野的牛羊或者马儿跑了……本来挺好的一个画面,字儿也说了热爱祖国的土地,我本来是预备着感受一种“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语)的感觉的,却偏偏看见做站点的人“眼里常含泪水”。觉得哭哭啼啼的搞什么搞!

我相信这个宣称自己“常含泪水”的不会是诸如江平、杨春洗等老人家,也不会是朱苏力、梁治平、贺卫方各位教授。估计是网站策划者自己吧(猜测要么是研究生毕业水平,要么是大学一年级新生)。是不是不悲天悯人就觉得站得不高、看的不远、自己说的话没人听得见么?知识和学问本身是怡人乐趣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宗旨不是把学问变做一项哭哭啼啼的事业,不是把社会当作悲风惨惨的十方地狱,更不是一边出书写字儿一边想自己是五百年一出的圣人。李大钊教授当年有个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好是给中国文化人的赠语。你道义心强?那就写好文章去!何必琢磨着给自己的网站创牌子就非得搬出“铁肩担道义,乌眼儿泪汪汪”的穷酸矫情样?!

 

原文发表于朋友间的BBS,有人问我为什么说“猜测要么是研究生毕业水平,要么是大学一年级新生”这种“得罪人”的话。我的回答:

人有了知识以后,会启迪智慧。某些人知识多了以后,又会多痰气。

所以,大一新生是知识不多的,矫情是他们在高等学府里第一次感受到“我在”的工具。然后呢,懂东西多了,就好了。某些道行高了,都研究生毕业了(不一定是硕士研究生),痰气又多了……这时候呢便又需要矫情,以示“我思”——我是知识分子。

好比《少林足球》“我是一名研究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