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st v. Wall Street Journal
02/02/02

近日读到几篇文章,关于美国的经济是否开始显示持久回升的迹象,各有不同的说法。

1) 首先是伦敦的Economist(《经济学家》)在1月26日一期的封面文章 Ready for take-off? ,对这个预测持消极观点,认为经济衰退还没有结束。

2) 然后便是30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新决定:对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在当前1.75%水平,不再下调,一扭2001年内11次连续下调利率(从6.5% 降到 1.75%)的大势。《华尔街日报》是积极看待美联储在利率政策上采取的新举措,当天(130日)报道说这显示了美国经济开始退出“跌宕期”(Federal Reserve Leaves Rates Flat, as GDP Posts an Unexpected Rise)

3) 21日,商务部紧接着发布了新的经济数据:去年第四季度国内总产值(初算)上升0.2%,而不是专家们普遍预测的下降百分之一;并且数据显示,美国失业率也开始下降。  

4) 当天 21日的《华尔街日报》又对正在纽约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进行报导,谈及普遍认为经济开始复苏的“主导观点”(Global Economy May Recover Sonner Than Thought Possible)

5) 同一天,《经济学家》在网络版21日文章 (The Fed Holds Off),又针对美联储“维持利率”决策和新发布的数据指标,再做评论。尽管言辞上不再那么厉害,还是坚持了“绝不可乐观”的基本态度,基本上维持“衰退尚未走到谷底”的观点。

面对始于去年三月的美国经济衰退,聚焦于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初步改变,伦敦的《经济学家》和美国的华尔街对美国经济走势究竟“是否迈过了滑到底、爬起来”的转折点,站在截然相反的立场上。

《经济学家》的分析从美国企业与消费者个人的债务压力出发,认为投资心理和力量尚未真正达到推动经济回升的程度,在债务压力下,衰退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并且呼吁赶快实现通货膨胀,而为实现这个目的,美联储必须进一步降息,至少不能在下一次的公开市场委员会集合时提高利率。《华尔街日报》则是从经济数据出发,认为目前已经具备了恢复经济活力的迹象,美联储应适时放弃“降低利率”的措施,进一步地以提息举措传达“自我复苏”的信息,不再依赖超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补救和矫正。

以上四篇文章的链接放在文内。我倾向于赞同文章15的观点。

 

=========================================================

 

《经济学家》封面文章(文章1)的题图是一只肥肥的火鸡,做振翅欲飞状。解释是:火鸡代表美国的经济,撑起它那么大的沉沉肚子的是债务。被债务压沉着,尽管眼睛张望着天上,翅膀努力地扑扇,实际上它还不具备重新飞起的力量。文章认为美国目前的经济局面,不是暂时的疲软,也不是“九一一”震荡冲击的后果,而是企业与消费者因为过度借贷而陷入“财政泡沫” (financial bubble) 的必然结果。即使统计数据显示了发展迹象,但是根据历史经验,每一次较大的经济衰退都是以短暂的“复苏”迹象开始,然后便紧接着是长期衰退与不振,一月底二月初发布的统计数据,不过是这个短期复苏的表象。

各篇文章以及发布统计数据的美国商务部都表示,拉动第四季度国内总产值上升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汽车市场的销售业绩上升(社会消费上升率为5.6%),但这是由于销售商向消费者提供了与从前相比非常诱人的分期付款服务,并且许多还是购车后首年免息的,在这个外部诱因下产生的强劲销量,并不能表示消费意向增强。《经济学家》进一步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的汽车消费,还是依靠个人消费者的借贷活动支撑,而个人消费者之所以选择借贷,也是因为他们仍指望“已经到了经济冬天的尽头”,期望2002年不会失业、收入会增加……一切都建立在一厢情愿对大局走势的错误判断之上。在《经济学家》看来,冬天的道路远没有走完。

《华尔街日报》在1月30日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维持利率当天的报道(文章2)中,注意到联邦政府的大规模国防开支和地方政府开支(增长9%)是托起第四季度整体经济指数的内因之一。这基本和中国在2000年勉强维持7.8%经济增长率的原因相同:依靠政府介入,充当市场买家。只不过中国是增发国债,以政府为“保人”,对市场上新出现的货币投放,给予支撑,维持纸币价值;美国是以政府当作消费者,在市场上“买了很多东西”,将货币投入私流通领域。

市场流通货币量的增加,本应引起通货膨胀(在“度”上可能还不能达到真正的“膨胀”,但是在性质上也是膨胀)。通货膨胀对于减轻企业和私人的借贷消费债务,等于是打开了一个减压阀,债务压力在实际效果上,是减轻了。这是有利于重振企业生产、刺激私人消费的。文章1也认为美国的症结在于借贷债务过重。降息在理论上应该是产生通货膨胀的,而通货膨胀又可以减轻债务压力,本来是指出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然而美国目前的局面“与以往经济衰退不同,不是通货太多膨胀,而是膨胀不够”(《经济学家》,文章1),因此当前的任务是继续降息,进一步刺激发生通货膨胀。

日本采取了长期的“零利率”政策,直到去年秋季才初步放松;日本的货币政策基本被认为是失败的。美国去年连续降息,看上去和日本情况相同,看上去“降息”也应该是失败政策,但是美日之重要不同在于:日本消费者一直紧攥钱袋,死活不松手(因此就无法达到下调利率的双重目的:第一鼓励生产,第二刺激消费,并且所刺激出来的“消费增量”正好可以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化解企业“有产无销”的危机);美国的货物库存(inventory)量在第四季度却持续下降,证明销售业绩不错(文章4),这如同文章2所指出的:生产者在第四季度一般都限产,主要依赖于年底之前出售库存——清仓。文章2预测,当库存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不可避免地将带动新一年度的产量回升,因为要制造新的产品以满足市场新的需求。在这一点上,文章1持有不同看法——沉重债务压力将阻碍新产品的流通,如果企业没有看准这个趋势,反而加大生产,一方面将积压更大的库存,提高企业运营成本,对财务报表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在市场上存在大量无法销售的剩余产品,也就无法实现通货的膨胀,而货币价值不降低,也就不能舒缓既存债务对消费者支出(consumer spending)的压力。

去年全年,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确实没有大幅度攀升,仅仅维持在1.6%水平(文章1)。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实现通货膨胀的效果?因此《经济学家》坚持要求公开委员会调低利率,根据这个逻辑,如此才能提高市场货币流通量,以实现通货膨胀;只有解决了消费者承受的债务压力这个根本原因,才能准备下一步的全面恢复市场。

日本的零利率政策不期然地竟然产生通货紧缩,美国物价没有下降(文章5),也没有上升到“膨胀”水平。在经济数据发布之后,《华尔街日报》(文章4)和《经济学家》(文章5)都注意到格林斯潘也不敢对下一步形势大胆预测、而是说要谨慎观察。《经济学家》继续坚持其立场,呼吁:通货膨胀从长远来看,也不是什么恶劣后果,何不促其膨胀?这继续了它封面文章的基本论点——借贷产生的债务压力束缚了发展。

不过美国的个人消费,自1960年代以来就一直以“信用消费”为其特色,谁知道究竟这些新的债务能不能对消费者个人的行为选择产生真正的冲击和影响呢?根据美国破产协会 (American Bankruptcy Institute,一个由破产法学者和破产法庭法官组成的学会)的 Bankruptcy 2001 报告统计,2001年美国共立案破产申请令150万件,95%都是个人破产。消费心理如此,积重难反,“虞姬虞姬奈我何”,格林斯潘能奈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