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更新,距离上一次快有两个月时间了。 这期间稍微忙碌一些,除了平日里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有几个周末在准备一篇法律旮旯栏目的文章,终于,今天上载了! 文章是一个比较法学的研究,我在那里提出了我对比较法学的任务和方法的理解,有兴趣的各位可以看一看,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平常的学习任务基本都很琐碎,我想,知识的积累可能就是像在路上拾起一粒粒的苞米,积攒起来,同时期望着能有丰收的一天。法律学习对材料的分析要求多一些,这个拾拣分类的工作也因而成为感觉“琐碎”的主要原因。总以为自己是个有耐性的人,现在也只好忍受如此的折磨。尤其是在写那篇新文章的时候,更是如此。 美国有许多法律制度,是中国不存在的;某些可能“移植”,比如证券法、金融交易法,有些是现在很难“西学东渐”的,比如我经常接触的财产法、抵押权(中国地役权、典权)的研究。这种东西多了,便经常会问自己,如此独特的东西是否会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有所裨益?每当这时,就以“学习的目的在于研究过程的乐趣”聊以为慰。 年关转过来,听的音乐又回到巴赫和海顿莫扎特古典时代了。穆特演奏的一套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近来常听。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组曲是简单线条拉出来的动力,穆特演奏的是流畅旋律织就的美感,但是与布鲁克纳和马勒的音乐比较,这些无疑是“简单”的。简单里面蕴涵的美丽,我现在体会出,是要在简单的心情里面感受的。 简单的心情,也是没有杂念的心情。把心思收拾到底,停止一切“自发的运动”,反而感觉是在音乐里实现了最大的放纵。只随着播放出的乐声,它的节拍、它的旋律,不停地把我向前方莫名之处带领,踏上不会停顿的舒畅之旅。Too
Simple, but not Naïve. 在简单的心情下,理解得最丰富的美丽。 做学问可能也是这样。简单地不去考虑那些裨益,就那么一点点做着做下去,得到的是将来最为丰厚的收获。 西西
2001年3月11日
地球,西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