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见过这样的“连环信”没?
08/02/00
(并补记 01/20/01)
所谓“连环信”(Chain Mail),又称“金锁链”。
一般而言,那玩意儿是这样的:“这封信由某某人于某某年在某某地首先发起,历经传抄,现在已经流遍多少多少国,请你务必在收到此信起多少日内,原样抄二十份寄出(这是比较仁慈的没说抄五十封),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注意一定不要停留在你的手中,否则诸事不利凶煞临门百业俱废(就差请王母娘娘天打五雷轰了)。而将信件照要求寄出的某国某人已经(如何如何享福比如上大学得彩票继承远方亲戚遗产之类)……”
转辗递送,是为连环;福气上门,所以叫金锁链;我认为还是八百里一骑红尘妃子笑更实惠,好歹知道送哪儿也确实有个甜头尝。连环信本来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内流行的了。我不知道它在世界上源起何时,只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同班同学有收到的,看《中国少年报》也偶尔“又”有劝告同学们不要上当一类的文章。
想一想,我倒也不反感这个,不过如果寄给我、我是不会照抄照送的。要知道,那年头传送个消息毕竟要贴邮票买信封,4分钱市内的信寄出二十份,加上信封也还一块多钱呢!还得动笔头好好写,要么再掏钱买一沓拓蓝纸?别人愿意寄,那是支援国家邮政建设事业,我不反对,不过似乎那时候中国人民邮政送信是赔钱,估计才是喉舌们谴责连环信“封建迷信”的原因,现在一封就五毛了。反正我是永远没零钱请那个若有若无的福气的。
还有一点重要的,尽管从来没听说有人在连环信上署名的,但是有一点,一般地可以肯定,是认识收信人的亲友一类发出来的,即使算骚扰也没必要暴跳如雷地骂街。只是有一次,看《中国少年报》刊登的投诉信说,某个小学的好孩子在报纸上发了个什么优秀作文,结果就开始有连环信往人家学校开始寄了。这样倒真是可恨,随便扒拉上一个就送这种东西,真有好福气干吗不往咱们国家领导人头上拽呢?
岁月悠悠,光阴似箭,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我们进入了心驰神往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二十一世纪,一代四有新人迎来了祖国科学的春天……(啊,好像还没,对不起扯远了。)……就是,进入网络时代了,全球同此凉热。有了伊妹儿啦!
结果昨天我的Hotmail信箱里面蹦出来这么一封,很好啊很好啊,还仿佛 You've got a mail 的感觉呢!可惜,内容是这样的:
“
金玉 wrote: > > >
>
*******下面是转发的邮件*****
这封信是给你送上好运的,这种做法发源于英格兰,它已经绕地球转了十次,现在好运正带给你,如果照办,你将在四天之内交上好运,这不是开玩笑,你一定交上好运,不要将此信扣押,你一定在96小时之内将此信脱手,请你将此信复制20封,并寄出,看看4天之内将发生什麽?你发出去吧!!!
*****************************
163电子邮局,给您更完美Email服务! http://www.163.net ”
嘿!还163邮局更完美服务哩?!仗着Email不花钱就折腾人呐!
西西我于是根本不搭理这个,何况发信的那位Zhouhao我也压根不认识,不过在收信人 (To) 一栏发现不少熟人哎!大学同学在美国的仨,正经英格兰的一位,加上我,五个都榜上有名,实在纳闷——这谁寄的啊?寄信人我不认识,总不能是我自己同学发出来的还给他/她自己再回一次吧(不然不就又“扣押”了么)?
我退出邮箱时,没删。午夜临上床又查一次Hotmail —— 得,这回又换了一个发信人,内容一样,又给我来个“163邮局更完美地服务”了一遍。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要说,如果只到这份上,不至于我在自己网页上罗嗦一番的,问题是:今天晚上回来,开机,去看看Hotmail,啊哈!163邮局更完美服务!~~~~163邮局更完美服务!!又——是——俩……
其中一个的发信人换了,变成自己的老同学了。哥们儿哇,总得高抬贵手自己找个地址簿转发一遍,别直接回复嘛!你说,一会儿两天四十八小时,一个连环信四顾我的破邮箱,我如何找20乘4等于80个人去转发呢?最后那封的发信人我不认识,但是想来也是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了,正文前面多了他自己的话,只一句:What's going on???!!!
是啊,what's GOING ON??? 这么个连环信现在已经放在我这儿四次了,我现在还不打算删,就只想看看到底能攒多少,我还真有个冲动给他们大家也回复一次说:看来大家有缘份,是哪个家伙认识咱们二十个送这么个大礼上门害得我们互相传来传去,幼儿园小朋友“丢手帕”么?
思考一下,在二十一世纪科学的春天,连环信的死灰复燃有了斗争的新动向,采取了新的形式,披上了科学的外衣。革命同志们要善于总结经验,以期发现同连环信作坚决有效斗争的手段。
第一,连环信的发送成本几乎为零,除了上网费和电子邮件操作的时间。这说明,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劳作,对于连环信的息事宁人、置之不理只能助长始作俑者的嚣张气焰。
第二,幕后的黑手曝光啦!除去有意采取特殊程序装置,发信人的邮件地址(身份)是一目了然的,所谓我们在明处,敌人也在明处。
第三,接第二,所以一般而言不是敌人,正因为在明处,总是我们可以信任的好朋友才敢拿这东西耍乐子的。
第四,连环信的“下家”也可以彼此“串通”了。只要不是暗送邮件的方式,其他收信人的身份也是一目了然,比如这次发现了师出同门五人不幸上榜。
最后一个,也是最不幸的后果,现代人懒了,伊妹儿把我们搞懒了,连捣乱都没专业精神了,自己不去找下家,直接一按“全部回复”——嘿!扑啦扑啦就又送到二十个地方去了,甚至包括这个倒霉懒蛋自己(比如上文我的那一位哥们儿)。如果不幸所有人都是懒蛋,那么这个像幽灵一样飘在网络异次元空间的连环锁链就把我们大家都牢牢地套住了。不消说,四天过后,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将发生二十起不幸的事故,而刑警们最后发现一条不可思议的奇妙“线索”——
这二十个人,在九十六小时之前,都曾收到过同样内容的一封奇妙的信……,在二十个不同的地方,二十个不同的屏幕上,二十个人以各自不同的心态读着这同样的文字,这封奇妙的信。死亡之信!
哇塞!我终于吓到自己啦!
拭目以待,看看还能收到几次,能发生什么,莫非就是一个嘲弄二十个互相送信傻冒的讥笑?声明,我没送。
163邮局,给您更完美 Email 服务……
163,更完美,更完美,163……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连环!
拜拜吧您呐!
[补记] 2000年底,回北京的家中,整理久违的书橱,又打开了从前看过、由我外公买的林语堂 With Love & Irony.读着读着,竟然发现一段对于连环信的描写!天哪,那可是 1934 年写的书哦!(书是1940年印刷的老版,1981年外公花人民币一圆五角在中国书店买到)。文中提到的连环信也是够神,2001年的今日,我不妨照录如下:
Now, I am a very bad correspondent. All my friends will testify that my typewriter does not click for messages of good will and remembrance to the best and oldest friends. There are many ways of killing correspondence, and my favorite way is to keep them on the file for "Letters to be answered" until your conscience tells you that there is really no point in answering that particular one now ---- and down it goes to your right-hand drawer where you keep all your old correspondence safe under lock and key. And yet, with the best of precautions, it seems no one is safe from funeral notices nowadays. Of course, there are other things which are just as provoking, such as one of those chain letters from one of your most esteemed friends, promising you good luck if you copy them nine times and continue the chain started by some U.S. Colonel, but threatening you with bad luck on the ninth day, if you break it. I have received such chain letters from the most respectable quarters ---- one even from that citadel of Chinese learning, the Central University. Who on earth in that learned institution should have the audacity of threatening me with bad luck behind his initials is one of life's mysteries that I don't try to solve. The chain usually ends in a waste-paper basket so far as I am concerned.
from LIN Yu-tang, Funeral Notices in WITH LOVE AND IRONY (1934).
2001年1月20日